close

聽可愛的阿母說現在師父們都在做「結夏安居」,需要有人幫忙準備三餐,因為他們不能出門覓食,需待在同個地方修行,但對於「結夏安居」的意義是什麼?我百思不解...

到底什麼是「結夏安居」呢?上網搜尋了一下資料,才終於解惑。

 

「安居」的梵文是「vassa」,佛教術語,也稱為雨安居、夏安居、坐夏、坐夏安居、結夏安居。在慈蓮月刊26期大願比丘結夏供僧開示的文章中即說道,其意義為在夏季農曆4月16日至7月15日的三個月期間,僧侶需集結在一起修行,非為父母師長三寶事,不得出界,以致力修行,名為「三月結夏,九旬安居」 

意即,在安居時,僧團會限定僧侶的活動範圍,這個活動範圍也就是所謂的結界,除非有要事,受父母或施主請託,僧侶不得離開僧團外出乞食,或獨自別居。若真有要事,可向僧團請求,以7日、15日為離開的期限,暫時請假外出。

 

「結夏安居」的起因是由於在佛陀的時代,印度的夏季雨季長達三個月之久,雨季時風雨又會下的很大,蛇群們或地上的蟲蟻開始從洞裡爬出來活動和覓食,僧侶們沿路乞食不免會踩傷牠們,而這也因此讓牠們很容易咬傷外出托缽的佛陀弟子,僧眾們也很容易在大雨之中被大水沖走,基於佛陀的慈悲,發現這種現象後,才制定了夏季三個月,僧眾們在界內精進用功的夏安居。

 

在結夏期間將會安排有大和尚的開示,並配合靜坐課程來進行實際的觀行體證,以及有戒律課程,比丘、比丘尼戒及沙彌律儀,以落實持戒之行門,並安排懺摩儀式,以使身心清淨、業障消除。

 

農曆7月15日即為夏安居功德圓滿的解夏自恣日,亦稱諸佛歡喜日,因夏安居期間僧眾精進用功、圓滿成就,故諸佛菩薩皆歡喜讚嘆。當天亦舉行盂蘭盆法會,也就是在僧眾功德汪洋之時,有無量之威力,這時供養十方僧眾,以此功德迴向報答父母長養慈愛之恩,可令現在父母福增無量,過去七世父母,皆蒙超昇,因此在解夏日的同時,也作盂蘭盆供佛及僧,舉辦超薦(為亡靈及累劫冤親債主超拔追薦並功德迴向,令其業障消除,離苦得樂,超生善道)、祈福打齋供僧等佛事。

 

盂蘭盆法會中還會進行供養十八羅漢大法會。佛教傳到中國後,原十六羅漢在清朝乾隆皇帝時,增加了降龍及伏虎兩羅漢,演變成十八羅漢,又稱阿羅漢,能斷除一切煩惱,達到涅盤境界,不再受生死輪迴之苦,修行圓滿又具有引道眾生向善的德行,是堪受人天供養的聖者。因此,十八羅漢是為佛教徒修行圓滿達到能引導眾生向善的神仙人物,且能永住世間為釋迦牟尼佛弘揚佛法,不僅能將佛法永流於後世,也使眾生有聽聞佛法的機緣。

 

 

何謂盂蘭盆? 

「盂蘭」譯作倒懸,指餓鬼之苦如人被倒懸,十分痛苦。「盆」譯作救護器,是設齋之器具。因此,將百味飲食、衣服、臥具、湯藥置於盆中,可供養十方自恣僧,且藉由眾僧禪定之功來救護地獄餓鬼之痛苦。

 

然,為何可度累世父母沉淪之苦,也能為現世雙親消災、延壽、植福其起源乃在於目犍連尊者救母的故事

 

佛在世時,有弟子目犍連者,精進用功,出家一個月便証果位,得六種神通,意即天眼、天耳、他心(心電感應)、宿命(看到過去與未來)、神足(身如其意,隨念即至)、漏盡(能破除執著煩惱,脫離輪迴)。尊者為報母親生育之恩,以天眼看見母親在餓鬼道,不聞漿水之名,皮骨相連,日夜受飢餓之苦。於是取一缽飯給了母親,但母親由於慳貪惡業受報之故,飯未入口已化成火炭。目犍連尊者為救母親,便求助於佛陀。佛陀教導他於7月15日僧自恣這日供養十方自恣僧,以百味飯食,床敷臥具等物盛於盆中,供養眾自恣僧,讓母得以脫離餓鬼之苦,並生天得勝妙樂。

 

 

何謂打齋? 

打齋即齋僧,就是「飯食沙門」的意思,在印度對於宗教師的恭敬供養是天經地義的事,並能從宗教師獲得祈福及教誨。佛法門中,乃以三寶為中心,又以僧眾為弘法利生、護持三寶的代表;為了佛法住世,便需有三寶住世;欲有三寶住世,就必須供僧。

 

世尊是佛而現僧相,住於僧中,是故若僅供佛,便不含僧,若供養僧,佛在其中。而僧眾的需求極少,最不能少的便是飲食。是故需要眾生供僧,讓僧眾得以護持與弘揚佛法、廣度眾生。

 

 

資料來源:

http://www.ctworld.org/activities/info/03_03.htm

http://www.tzulien.org.tw/4-1-4.htm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7%B5%90%E5%A4%8F%E5%AE%89%E5%B1%85

http://www.hk-luyi.com/message/seventh.htm

http://www.ddm.org.tw/cere_anhe/p1-5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*^o^*Apple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