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賞月、吃月餅,是原始時期就已有的習俗。皎潔、明亮的圓月,象徵著圓滿之意,祈求大家人生圓滿光輝,家庭團圓幸福,社區平安,表現出月圓人亦圓的理想。所以,這一天的到來,就如同過年般,家家戶戶慶團圓。

 

但有個疑問是,為什麼會特別在這一天吃月餅呢?

 

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,是由元朝末年流傳下來。雖有兩種不同的說法,但都是與漢人起義反抗在大原進行殘酷統治的蒙古人有關。

 

相傳,元末,中原漢民不甘受其統治,愛國之士紛紛抗元,朱洪武的軍師劉伯溫要屬下扮道士到各縣賣符,並稱:今年天將降災,要避災者可於八月十五日懸掛日月旗,這旗已先將藏於大月餅中了。到了這天,各地民眾都切大月餅,將其中所藏的旗都掛起來,元人看了大吃一驚,朱洪武就一擊成功,結束了元朝的統治。後來,這種日月旗就成了「明」朝的旗子。

 

另一種類似的說法是,漢人想反抗蒙古人的統治,但卻苦於無從傳遞消息。劉伯溫卽想出一條計策,到處散佈流言說有冬瘟流行,除非家家戶戶都在中秋節買月餅來吃,才能避免。人們買了月餅回到家中,發覺裡面藏著紙條,上面寫著「中秋夜,殺韃子,迎義軍!」〞這時眾人才紛紛起義反抗統治者,推翻了元朝,也因此月餅有了紀念反抗異族統治的意思。

 

除了吃月餅之外,吃柚子也是習俗之一。因為柚子與「佑子」諧音,含有吉祥之意,中秋節前後又適逢盛產期,柚子便成了中秋節的應節食物。

 

 

2009月圓

 

 

 

至於到後期中秋節又為什麼會開始盛行烤肉的活動呢?

 

想必大家一定都記得台灣兩家知名烤肉醬進行的廣告宣傳吧!一家打著「一家烤肉,萬家香」的口號,另一家則大量在電視播放「中秋夜,烤肉夜」,這些廣告台詞,不斷地出現在觀眾眼前,無形中已讓觀眾深受廣到的影響而內化了,因此,從1980年代中期,台灣由南到北,居住在公寓、大樓或鄉村的居民,就會在中秋節當日選擇公園、路邊、自宅陽台、屋頂等地舉辦烤肉活動,烤肉也就逐漸成為了中秋節的應景活動。而這個習俗也應該是與西方所謂的「barbecue」有關,但在西方燒烤的緣由有很多種說法,對於台灣而言,或許只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而已,如同我們跟著西方過著聖誕節、萬聖節、西洋情人節等節日一般。

 

縱使燒烤的緣由有很多說法,但就字面上的意義來看,英文名稱barbecue這個字(俗稱BBQ)有可能是來自加勒比海。法國海盜來到加勒比海,在島上會把整隻宰好的羊從鬍鬚到屁股(de la barbe au cul)放在烤架上烤熟後進食,這個食物簡稱barbe-cul(法文cul字末尾的l不發聲),演變成barbecue這個字,更由於cue和英文字母Q同音,後來更簡寫為BBQ

 

儘管中秋節的習俗有賞月、吃月餅、吃柚子、烤肉等活動,所有的用意皆在於月圓人亦圓。不僅凝聚家人與親朋好友,希望彼此間的濃厚情誼能延續下去,過著吉祥如意之日,也期望大家看到月圓夢想就會圓。

 

今年蘋果綠渡過中秋節也是和家人慶團圓,回鄉探望阿公、阿婆等親戚,一起吃月餅,也吃柚子,還吃甘蔗和麻糬,吃這兩種食物的習俗,聽說甘蔗是顧龍骨,麻糬是南部的習俗,但沒有考究,也不清楚呢!

 

反正能吃就是福!

不要吃到真的月圓人也變圓就好囉~~~~

Oh!HO HO HO HO HO HO!!

 

 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*^o^*Apple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